[來源:湖湘地理] 2023-01-20 10:36:50
最近,地理小編收集到一批和湖南有關的老照片。拍攝者是當年中德合資的歐亞航空公司飛行員J.P.Koster。拍攝時間大約是在1934-1940年之間。這是一組相當珍貴的航空記錄圖片,在此之前,僅有他的同事格拉夫.楚.卡斯特進行了中國第一次航空攝影。
這批照片統一注釋為漢口-長沙-衡陽-郴州航線拍攝圖片。
我們試圖在這批照片中尋找湖南歷史影像關聯的地理信息。然而由于德國飛行員對中國地理文化的陌生,很多注釋都極為模糊(無法說明具體地點或地點錯誤)。辨識這些照片的工作因此變得極為艱難。在耗費掉大約一周的共同時間,歷經無數次討論后,和同好們能夠形成共識的大概有其中八成以上的圖片。如果您有新的發現,歡迎告訴我們。
01
起初,這張照片里的建筑群我們認為是長沙的湘雅醫學院。因為它接近于西方建筑師對中國民族形式探索時期的風格。
02
這張照片拍攝于湘江衡陽段附近。
遠處應為衡山。照片中的塔是一個非常具有識別性的建筑。
03
這是一組很奇特的照片,飛行員拍了很多張,地面也有相應的照片拍攝。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做什么呢?中間的土立柱又是什么?
各種猜測都有。有人說是逃荒(聽起來太慘了),有人說是挖礦,甚至有人猜是盜墓(怎么可能有這么大規模的盜墓?)。
04
這個地方看起來好眼熟。
是湖南的崀山或高椅嶺嗎?
05
除了能看出是山地和梯田外,似乎沒有更多識別特征。作者注釋為湖南南部梯田。
06
這座繁華的城市是長沙嗎?
07
圖片解釋只有一個單詞:Raft(筏子)
我們只能露出無奈微笑。
08
這座修建在山崖上,還帶著西式風格的建筑是什么?
09
這是一張識別難度很高的照片。圖中有兩江匯流,陸地上有城鎮和類似機場的空地。遠處有看起來海拔不算低的山地地貌。從湖北到湖南再到廣東,似乎每座臨江城市都有類似的地形。
10
城區被夾在兩江之間,是湖南哪座城市呢?
11
這一張都沒認出來的話,應該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湖南人了吧?
12
作者注釋為耒水河邊。耒陽的朋友在哪里?
13
本圖作者注釋為漢口以南,長江邊的塔。疑似岳陽某地。
答案現在可以公布了!
01.
經多方比對,確定為武漢大學,并非湖南影像。(反方向視角)
02.
然而查閱關于衡陽古塔的資料,發現市區至少有三座塔(珠暉塔、來雁塔、接龍塔)。排除掉個頭矮小的接龍塔。剩下的來雁塔與珠暉塔都在江邊且位置非常接近。放大圖片,根據塔剎(塔頂的裝置)形狀和飛檐的形狀(珠暉塔無飛檐),判斷為來雁塔。
03.
同好終于找到一張類似的照片,證明這是傳統挖土方的方式。立柱是為了方便計算土方量(工錢)。最后還是在注釋中找到了答案,是修飛機場。查詢史料,證實1334-1935年間,湖南只有衡陽八甲嶺機場在擴建跑道。于是問題得以解決。衡陽,在省內是航空業起步很早的一座城市。
04.
這是明顯的丹霞地貌,但新寧的崀山比永州還要偏西,顯然不在這條航線上。郴州東部高椅嶺-飛天山的丹霞山峰形狀沒有這么高聳。這張照片拍攝的地點大概率是郴州南部廣東韶關的丹霞山。
05.
除了帶有明顯的山地梯田地貌特征之外,這張照片并沒有其它可以讓我們識別的地方。
06.
乍一看似乎有點像長沙。但自己看就會發現江面明顯比湘江要寬闊。城市附近江邊無洲島(橘子洲)。城市規模也比長沙更大,這顯然是......漢口啊。
07.
從場景看,這里應該是洞庭湖。超寬的水面,平闊的天際線,遠離城市的荒野,都是洞庭湖的場景。這些木筏子是在做什么呢?其實這是明清到民國初期常見的洞庭湖景觀。從貴州和湖南采伐的木材,捆扎成木排,沿江而下,一路到達漢口的交易市場。
08.
這是所有圖片中,大家最快速形成共識的一張。它就是永興觀音巖。這座寺廟歷史上屢毀屢建。徐霞客曾在游記中對它有詳細記載。今天看到的觀音巖門坊是一座西式風格的建筑,這是在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早期形成的作品。
09.
韶關歷史地圖
它一定是一座有一定規模的城市。我們為此沿著衛星地圖一個一個城市逐次排除。
最先考慮的是長沙的新河三角洲。但遠處顯然沒有這么高聳的山丘。隨后衡陽、湘潭、衡陽都被排除。只能離開湖南省繼續向南找尋,終于在韶關找到了一個在當時既有機場又有兩江匯流山地地貌的地方。那就是韶關今天中山公園的區域。武江與北江在此匯流。可惜這張圖也不是湖南的城市。
10.
韶關歷史地圖
本圖與09圖同為一座城市。
湘江流域沒有這種城市在兩江之間且周圍是山地的城市。答案就是廣東韶關。
11.
八十多年前的橘子洲,建筑比現在更為密集。河東一側,船只云集。隱約還可見西式小洋樓旁有花園。
12.
求助。我們也沒猜出來。這種類型的塔在湖南太多了。
13.
我們在岳陽找了很多關于古塔的資料,尚未找到與照片中同款的塔。所以還不能確定這里的具體方位。
責編:戴蓉
來源:湖湘地理
[編輯:戴蓉]
我要問